最近迷上了艾草煎饼,不止于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享受加工食品的过程与美。
黄昏时分,去野外散步,眼睛会习惯性地路边的野花野草牵引,知名的不知名的都仿佛是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亲切,春回两个月,大地上一切有生命力的植物全都缀满了嫩嫩绿绿的叶子,然后总是会在草丛里发现她——深青色的艾草正在春风里摇晃她那最不起眼的尖尖叶片。自春来每次野外散步就不曾空手而归,要么蒲公英,要么腊菜,要么水芹菜,要么地菜……比方此刻,想想第二天无着落的早餐,便会当机立断把她们带回家。
掐下一把嫩嫩的艾草尖,双手上有淡淡的香,她不同于桔柚栀子的清芬,不是那种小家碧玉的清新,说她是香味仿佛又不是香味,就是那种田间地头的野草的味道,是绿遍江南岸的春风的味道,说不上特别美好的感觉,但是有一种让人气定神闲的味道。
回家一遍又一遍的清洗,然后绰水,在翻滚的热水里洗了个澡,一大堆的艾草浓缩为一小把,颜色变为墨绿,像个受惊吓而全身绵软的小孩,用手一捏,挤出水来,然后放砧板上切碎,虽然百度会告诉你用料理机打碎,可是我还是愿意双手细细打磨。砧板菜刀交响乐铿锵有力地演奏了十来分钟后,将糯米粉和面粉,鸡蛋加糖水和好,把艾草末加入然后开始搅拌,雪白的米粉深绿的艾草末渐渐交融,交融……,不停地搅拌,米糊的色彩越来越淡,然后一种神奇的芥末绿冒出来了,原来糯米粉和艾草爱情的颜色是这么清新,这么治愈,或许每个成年人看到这样的绿,会不自觉地被拽回青春时期,每每和面,我都会被这个绿色妖姬魅惑,无视墙上的时钟一个人反反复复对着一小盆面糊比划上十多二十分钟。人越老,可能越愿意心甘情愿地把时光交给一些取悦自己和灵魂的事吧!
第二天清早,油煎艾草粑粑的事儿,常常交给家人,我知道,只要配料比例得当,和面功夫够了,煎饼一般会鲜美可口,说起来,艾草闻起来并不十分香,可是一下锅,艾草香味混杂着植物油的香味就放肆张扬起来了,入口之际,外脆内软,香味怡人,尤其是吃完后,依然满口余香,回味无穷。五六个艾草煎饼下去,一大早神清气爽上班去。嗯,想想我们我们吞下的是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总能不生气勃勃?
也许,真爱春天,就不只用眼,用耳,用鼻,用手,还该用舌头,用胃,好好吞咽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