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团结引领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引领我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西科学子积极参与其中。
社区实践
徐宇浩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402班
陕西省榆林市驼峰路养老院


实践内容
生活照料:协助护理人员帮老人打扫房间、整理床铺,让居住环境干净整洁。陪老人用餐,为行动不便者喂食,关注饮食需求,确保营养摄入。帮老人清洗衣物,分类处理不同材质衣物,晾晒并整理归位。
健康关怀:学习基础护理知识,为老人测量血压、体温,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在康复师指导下,陪老人做简单康复训练,如慢走、关节活动操,增强身体机能。
精神陪伴:组织聊天活动,倾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给予情感支持。开展文艺表演,唱歌、朗诵,邀请老人一起互动,丰富精神生活。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如视频通话,让他们与家人更紧密联系。
王路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工程2402班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红柠社区居民委员会


实践内容
今年元宵,我参加了社区“邻里齐聚乐团圆,欢欢喜喜闹元宵”的活动,收获了许多温暖与感悟。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下面垂着写满字谜的纸条。大家三五成群,有的盯着字谜,眉头紧皱,冥思苦想;有的交头接耳,热烈讨论,不时因猜出答案而欢呼雀跃。我也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和邻居们一起猜谜,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原本陌生的面孔变得熟悉,邻里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猜完字谜,便是吃汤圆环节。工作人员端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软糯的汤圆在汤里翻滚,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老人们回忆着过去的元宵节,讲述着那些充满年味的故事;孩子们则兴奋地说着刚刚猜对的字谜,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这次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它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更是邻里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邻居,而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停下脚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它让我明白,邻里间的温暖与关爱,是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我期待着下一次社区活动,再次感受这份浓浓的邻里情和节日的喜悦
李永旺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2302班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三棉社区


服务内容
这次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在实际中理解和体验服务社会的意义。活动期间,我在社区中负责为居民提供一些基础的生活帮助,如帮助他们填写表格、解释政策等。这些工作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和需求。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朴实和善良,也了解到了他们面临的种种困难。这让我更加明白,社区服务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和支持。
这次实践还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与居民的互动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们的声音,如何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沟通能力和同理心的提升,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乡村振兴
袁紫涵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2301班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


实践内容
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实践过程中,我们用理念指导行动,用行动完善认知。记得在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实践的时候,我们有幸采访到朱家林村三支管理员田青云。当我们向田青云管理员提问乡村振兴要怎么做时,田管理员说,乡村振兴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有人去做,要靠年轻人,如果大学生学业有成回乡创业推动家乡的发展,那么乡村振兴就能实现,村中年轻人都走光只剩下年幼老弱谈何乡村振兴。田青云教导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有人去做,乡村振兴要让大学生发挥作用。”田管理员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将来到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凝聚乡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青年责无旁贷,青年梦与乡村梦在不断碰撞交融,乡村振兴将拥有更多精彩可能!我认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应当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置身事外,而是要以社会主人翁的心态,客观真实的面对,主动承担起振兴乡村的责任,不应该把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割裂开,需要用全面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胸怀去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技能,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用自己的能力为乡村振兴这座高楼添砖加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公益服务
刘泽森
计算机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301班


服务内容
在为老服务中心参与社区实践与公益服务的这段经历,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春节时光,更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起初,我只是带着一份参与实践的任务感而来,可真正投入其中,才发现意义远不止于此。当我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春节的故事,那些关于物资匮乏却亲情浓厚的岁月,关于简单快乐和邻里互助的回忆,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了过去那个年代,一家人围坐在狭小的屋子里,虽没有丰盛的佳肴,却有着无尽的温暖与欢笑。这不仅是他们的故事,更是时代的缩影,让我懂得珍惜当下衣食无忧、亲人相伴的幸福生活。
在陪伴那些子女未能陪伴在侧的老人时,我深刻体会到陪伴的力量。仅仅是坐在他们身边,陪他们下下棋、读读书报,就能让他们展露笑颜。有一位爷爷,子女远在国外,他平时话语不多,可当我和他对弈象棋时,他渐渐打开了话匣子,眼神中也有了光彩。这份简单的快乐让我明白,关爱无需惊天动地,细微之处的陪伴便是最好的礼物。
协助准备饭菜的过程也让我收获颇丰。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洗菜切菜,有人调制馅料,有人烧火掌勺,齐心协力为老人们准备一顿丰盛的团圆饭。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而看到老人们品尝着我们亲手准备的食物,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涌上心头,那是付出后得到认可的喜悦。
那场小型文艺表演,更是拉近了我们与老人之间的距离。看到老人们沉浸在欢乐中,随着音乐轻轻摇摆,为我们的表演热烈鼓掌,我意识到艺术是传递情感、带来欢乐的桥梁。
这段经历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参与者,成长为一个懂得关爱、奉献和感恩的人。它让我明白,公益服务不仅是给予他人帮助,更是自我成长与心灵滋养的过程。未来,我愿继续在公益之路上前行,用爱温暖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