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聚集、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显示。这里是“重走长征路,点亮中国精神”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第四期,为点亮中国精神,我们西科学子在行动。
01
会师园和桃花山
本次我通过长征路的一小部分——会师园和桃花山,通过参观所记录的长征路线以及各种风俗人情,感受当时衣食住行以及军事力量,切切实实的感受当时革命的艰苦以及红军战士的艰辛。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英雄壮举,是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铸成的历史,是一部史无前例的,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雪山极寒,挡不住理想的追求,泸定铁索拦不住无畏的先锋,万里泥潭缠不住草编的红军鞋。有了理想信念,漫长的征途成了播撒革命种子的红飘带,罕见的苦难化成光照书写的红色史诗。
进入了新的时代,国共内战的硝烟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长征的铮铮口号仍然时常想着在新时期的长空下,我们忘掉的是战争,我们忘不掉的是革命的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留下的党和红军的火种,如今熊熊燃烧的照亮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新时期的长征,我们要自信的迈在这条大道上,昂首挺胸,砥砺前行!
——材料学院材料类1904李丽
02
炎帝陵
自从炎帝陵得到修缮和宣传,四方之士慕名而来,台湾同胞来到山西高平炎帝陵祭祖,两岸同胞共同举行仪式,并且学生之间沟通交流,这不仅仅是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沟通了与台湾人民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传承精神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取得了精彩的成就。
炎帝文化,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就是这样的文化引领现在的华夏子孙,“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炎帝对我们德行的引领,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华夏子孙代代相传、代代创新、代代发展,成就了现在的伟大中国,时代也不能带走炎帝精神。
——地环学院环境工程2002张怡静
0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我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也就是如今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的云南师范大学老校区进行学习,一二一大街其实也是有故事的,1945年,昆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争民主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一二·一运动,因此便有了一二一大街。
西南联大诞生于抗战烽火中,三所大学的师生穿越战火,只为找一方能专心学术、实现理想的净土。从北京、天津到长沙,再到昆明,他们不仅要经历漫长的跋涉,还要躲避日军的轰炸,但他们不畏难、不退缩,离乡背井来到昆明,只为给中华文化赓续血脉,为中华民族振奋信心。回到历史现场,西南联大的学子、教授之所以能“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永不动摇”,也是为了给当时的中国传递一种胜利在望的精神感染,作为当时社会的精英,他们扛起这个国家前进的信心。
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管理学院会计学2004彭娅梅
04
张学良将军公馆旧址
“西安事变”中共产党人和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扶大厦之将倾“逼蒋抗日,一致对外”,毛泽东评价其“时局转换的枢纽”而其也真正使全国的抗日战争得以发动。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深知以下犯上是不允许的,一旦兵谏不成功他们就会面临人头落地的危险,但他们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宁可人头落地也要发动兵谏。
重温西安事变历程,瞻仰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故居,牢记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人民走向胜利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前行的艰辛和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呕心沥血,从而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目前虽然不能在战场上保家卫国,但是我们要始终牢记“以爱国为荣”坚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在学习工作上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发奋学习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工学院土卓2001景琛驰
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把中国人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融入现代化进程,中国就一定能生机勃勃的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天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