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校园 >> 新闻资讯 >> 正文



青马学员优秀心得||承中华之文化,启大国之未来
日期: 2021-04-0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21年3月18日下午,张培合教授亲临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科技大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用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大学生的软实力”的知识盛宴。听完整场精彩绝伦的专题报告,我们受益匪浅,特作此文阐述张培合教授对我的启迪与影响以及对本人未来的指导意义。

首先,张老师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讲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未来——不仅仅是依靠专业知识,更应该重视人文素养的启蒙和培养。在各所大学,对专业知识硬实力确应重视,但是自身软实力也是当下青年大学生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为什么被称之为大学?大学生又是代表着怎样的身份与责任?其中,中华国学经典《大学》非常完美的阐述了“大学”的内涵。《大学》中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所以说,“大学”之名由来已久, 并非空穴来风,大学也有其独特的本源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高举“大学”这面时代的旗帜,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肩负建设好新时代新中国的使命,为我们的强国梦、复兴梦、大国梦而砥砺前行!

我曾听过一段关于“学”与“术”四大境界的言论,其中谈到学术兼备、有学无术、不学无术、不学有术。四大境界是对人的四种定义,其最佳境界便是学术兼备,其余依次次之。可能有人想问为什么不学无术反而在不学有术境界之上呢?这是因为不学无术是一个人虽没有正直的欲望却也没有学到的知识,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反而有限,但不学有术的人会给社会带来诸如毒奶粉、毒品、假药等等的恶劣影响,为社会徒增混乱和动荡!因而不学有术不如不学无术。

至于为什么谈“学”与“术”,而不是“德”与“才”呢?我想说,“学而有德,术而有才。”大学生重要的不仅是术,更有学,德比才更重要!因此,用中华优秀文化去塑造并逐渐形成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出大学生的软实力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而张教授的这一番精彩绝伦的讲说,对我的人文素养观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凝练的东方哲学的缩影,以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之形打造“学术兼备,德才并举”的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又一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对人文素养讲述后,张老师进而谈到了人的三大律:自律、他律、法律。自律一词源自《金史·杨云翼传》:“ 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在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个体之间的自律存在差异,所以造成了许多个人问题,进而导致形成了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所以自律是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也理应着重培养和提升。而他律则是因为一个人在无法自律的条件下,他人对自己的一种监督或管制,好比一把戒尺,一副枷锁……这只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手段。至于法律则是对人的最后底线,是制度的边缘。社会的长期稳定与持久发展离不开社会稳定的治安,而治安稳定则需要明确的律法来保障。那法律为什么会存在呢?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德”并不是至善至美。而中华优秀文化恰恰是培养“德”的重要载体,更能持续塑造和增强每一个人的软实力。张老师也讲到“社会上不利于发展的情形是由于软实力方面有待提升”,因而我们更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去学习中华文化,提升个人人文素养,增高国家软实力,致力于社会安定。

最后,张老师教给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会成功后的淡定。在成功的路上,立志高远、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等等许多优秀的品质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挖掘,但是成功之后呢?尽管现在社会上充斥各种成功的理论、成功的案例、成功的方法等等,但却一直缺少对成功之后的思考,对于在新青年成功之后恰恰是我们应该去重视、去面对、去思索的。通过张老师由浅及深的讲述我们知道了,成功之后我们需要的做的就是淡定!这份淡定是这次成功存在偶然中必然的坦然,这份淡定是下一段路程初心依旧不变的释然。也正是有了这种淡定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平稳的走在这条人生路上。著名矛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在《人生》成功之后依旧初心不该,潜心创作,更为我脚下这片热土写出了《平凡的世界》这部佳作。平凡的他面对成功的从容与淡然,酝酿出来不平凡的自己。或许,也正是他的沉下去,也才能让他浮上来!而我们也应该去学习这种态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中华文化经千年而不化,历万代而长存。葬身于玉玦铜鼎的龟甲牛骨,吟咏在田间水道的诗词歌赋,布施于万箭齐发中的兵法韬略,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不衰,方才还是丝路花雨的美艳和茶马古道的悠悠驼铃的文明之邦,转眼已是“海陆空天齐出动,若越雷池化为烟”的威武之师。在中华文化历史积淀中,张老师致力于中华文化在现代的传承发展,我们也在学习张老师的新思维、新方法、新理念。这场学习的互通中,我们与先贤对话,也为现代发声。在张老师的引导下,愿我们都能共同学习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发出属于我们华人的最强音,祖国未来你我共同书写!

--青马中级班学员 数学与应用数学1902常龙

版权所有:共青团西安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西安科技大学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58号 电话:029-85583114 邮编:710054  陕ICP备10002064号

西科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