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更迭,梦想如光。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首次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此,“中国梦”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愿景与热望。这是一个民族的夙愿,也是一个时代的焦点。七年来,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中国人,汇聚成近14亿复兴的力量——脚下走出坚定的步伐、眼里有着追梦人的诗意和远方。
梦想是奋斗的起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恰在于追梦的精神从未泯灭。
《诗经》有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美好生活之梦、美好社会之梦,成为华夏文明的精神禀赋之一。中国梦是复兴之梦,至少有两重含义:一则,逐梦筑梦,自古而然;二则,复兴中华,使命在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七年逐梦,我们更懂得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话虽短,理却深。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中国梦将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有机结合,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美好期待,表达了近现代以来国家发展与人民进步的正道方向与澎湃心声。正因如此,七年时间里,它已成为激荡在近14亿中国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是的,今天的中国梦,已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和时代精神,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七年筑梦,我们更接近中国梦。有人说,中国梦不是“梦”,它根植于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中华民族通过奋斗就可以实现的美好愿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19年,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1952年的6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多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经济好了、人民富了、国家强了……一个又一个遥远的梦想,化为一个又一个近切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慷慨抒怀:“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这是梦想的节点,这是时间的逻辑: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因为这是人民的梦、时代的梦,我们信心满怀;正因为这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我们大道直行。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不仅是近14亿国人的家国之梦,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之梦。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梦的浩荡进程,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人民有梦想,国家才会更有力量!